关键词:
来源:
发布时间:2019-02-22
1.缺乏安全感,是这个时代的流行病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安全感成了稀缺品。
每个人都拼命地想要从伴侣、工作、孩子、金钱等上面索取安全感,却让自己越来越焦虑。
一个新手妈妈在后台留言说:“生完孩子后,抑郁症严重就把孩子交给公婆带,逃避了一段时间,现在情况明显好转,想把孩子接回来自己带,但是仍会害怕有了孩子以后生活会失控。”
结婚半年的闺蜜半夜给我发微信:“我无意中看到老公的手机里一位女同事给他发的一条微信,虽然他跟我解释是为了工作,可是我特别没有安全感,每天都想翻他的手机。”
刚刚36岁的吴昕前段时间在节目里深夜崩溃痛哭:“我特别怕听到的一句话就是,这么多年你一点没有长进,那你就不要站着这个位置。”
失恋、失业、贫穷、疾病、意外……不得不承认,缺乏安全感,已经成了这个时代的流行病。
但究竟什么才是安全感呢?
在心理学看来,安全感就是渴望稳定、安全的心理需求,属于个人内在精神需求。
并不是拥有的越多,就越有安全感。
m·斯科特·派克在《少有人走的路》中写道:“人生唯一的安全感,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。”
其实,每个人都会有脆弱的时刻,我们怎么去面对这些无助的时刻才是关键。
只有当你不断地去经历、去挑战、去突破、去看见自己所害怕的那部分,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成长。
2.真正的高情商,是懂得搞定自己
有人曾经问过泰戈尔三个问题:
第一,世界上什么最容易?
第二,世界上什么最难?
第三,世界上什么最伟大?
泰戈尔想了想,回答说:“指责别人最容易,认识自己最难,爱最伟大。”
与其总是渴望从别人身上索取安全感,不如勇敢地认识和接纳那个真实的自己。
只是接纳自己听上去很容易,做到却很难。
生活中,你是痛苦的“老好人”吗?
你敢拒绝他人不合理要求吗?
你总是在关系中压抑自己、受到伤害吗?
当你感觉到被剥夺、被侵犯边界的时候,会拒绝吗?
很多缺乏安全感的人,都是“讨好型人格”,他们不敢去表达自己的想法,宁可让自己委屈,也要让别人开心。
蒋方舟就曾经在节目中说到自己是讨好型人格,在朋友面前不会表达真实的情绪,即便是在最亲密的人面前,也是一味避免发生冲突,不想让对方不高兴。
与其让别人认可自己,更重要的是懂得欣赏自己,学会自我接纳。
温暖如蔡康永,反而鼓励大家去做一个“冷淡”的人,不讨好别人,不苛责自己。
因为真正的高情商从来不是搞定别人,而是搞定自己。
在他看来,每个人都是为自己活的。只是有的人做到了,有的人没做到。没做到的人,当然不是不想做到,而是因为老被别人误导,结果就很可惜,一直没有真心地对自己。既没有真心地认识自己,也没有真心地爱护自己。
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来自于对自己的确信,相爱靠缘分,爱自己才是本分。
3.从“向外看”到“内在觉察”
外部世界的旅程可能有一百万步,内心世界的旅程只有一步,当下正在迈出的这一步。
————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工作室搜集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