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词:
来源:
发布时间:2020-09-17
本文作者:李戈
来源:读者新语文(id:duzhexinyuwen),经授权转载。
在日本的著名商业区东京银座,有这样一间日本料理店,从外观看来朴素无比,甚至有点寒碜。
木栅栏后只有十个座位,甚至厕所都在外面,即便这样,要想去吃还需要提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预定,好不容易吃上了,一餐也就只给顾客15分钟的时间,人均消费还要数百美元(最低消费三万日币)。
这么短的用餐时间,这么昂贵的价格,并没有让顾客望而却步,反倒吃过的人还是会感叹:这是“值得一生等待的寿司”。
这样的寿司店获得了米其林三星的荣誉,意味着“就算只为用餐造访该国也值得”。无论是明星,还是富商,都是这家店的坐上常客。
这家寿司店的名字叫做数寄屋桥次郎,提起这个名字,也许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,但说起主厨,就是日本大名鼎鼎的94岁国宝级厨师,从事寿司行业70余年,全球最年长的米其林三星大厨,被称为“寿司之神”的小野二郎。
01
用一生定义美味
小野二郎曾经在影片中提出过这样的问题:“美味该如何定义?”“美味很难解释,不是吗?”
这个问题既是对观众的发问,更是对自己内心极致精神的一种探求。
为了给顾客带来完美的体验,他一直秉持着一种工匠精神,坚韧,执着、专注、极致,把毕生精力都倾注在这一件事上。
从食材的采买到顾客用餐的体验,可以说每一样都是他精心准备的。
每天早上,小野二郎都会很早到店,亲口试吃所有的食材,不美味的绝不会允许它作为原料。
在他看来,对于制作寿司来说,食材是至关重要的,他说,当食材准备好的时候,寿司已经完成了95%。
小野二郎在70岁之前,一直是亲自到市场挑选食材,后来因为突发心脏病,之后就一直由他的长子祯一来接采买食材的工作。
所有与小野二郎和合作的海鲜商人,通常都是只提供单一种类的货源,卖虾的只卖虾,卖章鱼的只卖章鱼,卖三文鱼的只卖三文鱼。
他在采买的时候也只关注食材质量,不问价格。
买回来之后,还要对食材进行加工。光是做寿司的米就需要用到三种不同的水,泡米用一种,洗米用一种,煮米饭又用一种,他做出的寿司,米粒相差不超过4粒,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是绝对不会端上桌的。
他对每一道食材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。
拿章鱼来说,他都是挑选最新鲜的。拿回来后,先不着急处理,而是不间断地揉搓一个小时,给章鱼“按摩”,直到章鱼的纤维断裂,这些都是为了提炼肉质中柔软的弹力和浓厚的风味。
再比如虾的制作过程,也十分细腻,一定要在做寿司之前才下锅去煮,接着立刻淋上冷水使其冷却,都是为了保证虾的新鲜。
除了对食材的精心准备,他还细心观察顾客用餐的细节。
他会针对顾客性别调整寿司的大小,他说,如果每一个寿司都一样大,会打扰顾客用餐的节奏;假如注意顾客是左撇子,那么,下一片寿司就会默默出现在客人的左手边。
小野二郎在2003年,研发了自己独特的上菜程序,他设计出寿司的最佳赏味顺序:第一乐章是经典寿司,比如三文鱼、比目鱼;然后是第二乐章“即兴”,按照时令海鲜上食物,比如针鱼、章鱼;最后一个乐章是一些传统菜式,比如海鳗、煎蛋糕。
寿司如音乐般流动,每一口你都能品味到小野二郎对于寿司的领悟。
在用餐结束后,小野二郎都会和长子桢一鞠躬,恭送顾客离开。
02
一生专注于一事,究竟有多难?
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所有人崇尚的都是“快节奏”。然而有人把小野二郎的生活状态,用苦行僧一般的生活来形容。
有人曾这样感慨:大家都很忙,忙到忘记了自己在忙什么,有时候甚至不是为了挣钱,因为挣钱已经变成了一种不用思考的生活方式。很少有人可以做到执着,因为执着意味着单一的绝对的目标。
小野二郎终其一生只想做一件很简单却又很难的事情:做最好的寿司。
执着意味着享受孤独,甘于寂寞,并且可以牺牲全部的人生乐趣,只因为在这种执着中你可以获取无与伦比的幸福和意义。
找到一时的兴趣不难,但难在一世都能倾其所有执着其中。
要想在小野二郎店里做学徒,那可要做好长期准备,因为至少要花十年时间学习必要的技能。
所有的学徒首先要学习拧烫手的毛巾,然后才有可能使用刀和料理鱼,再过十年,才能开始煎蛋。
一个徒弟在做了200个失败的煎鸡蛋后,才做出让师父满意的作品,“这才是煎蛋该有的样子”,听到师父肯定的话,那位徒弟竟然哭了出来。
因为受不了小野二郎的严格训练,很多学徒都没能坚持下来,甚至有的学徒刚来一天就逃走了。
小野二郎说:
“
现在的人只想要轻松的工作,然后要有很多空闲时间,还要很有钱,但他们都没想到要培养自己的技能。你在二郎寿司这样的地方工作,就是一辈子投入一行。
”“
一旦你决定好职业,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之中。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,千万不要有怨言,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,这就是成功的秘诀,也是让人家敬重的关键。
”
这是小野二郎给当代那些追求快餐化年轻人的建议,可是,这样不顾眼前利益的坚持,有多少人能够沉下心,坚持住呢?
如果想打造出精品,那必然要花时间花精力去打造产品的品质。
别人看到的虽然是具体的东西,但感受到的却是一种内心态度的呈现。
能够忍受外界诱惑,愿意花几十年来打磨自己,才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,将灵感喷涌而出成为精品。
03
用灵魂注入,时间就不会辜负
寿司,在我们看来,是一种多么简单的食物,谁也不会想到,为了做出绝美的寿司,竟然需要一个人花费几十年的时间用心来领悟。
连续75年,小野二郎每天都是早晨五点出发,晚上十点回家,一生专注于寿司,并且只做手握寿司。
为什么坚持手握?因为这是制作寿司的最后一步,非常考验技术。
俗话说寿司三分味道,七分手势,这里的手势就是指寿司师傅娴熟的握寿司技巧。
将饭团拿捏成形,附上鱼肉,来回反复的捏合,那力道无法用语言描述,只能经过反复的操作才能找到“感觉”。
而小野二郎几十年的练习,早已让他的手法举世无双。
小野二郎说:
“ 我一直重复同样的事情以求精益求精,总是向往能够有所进步。我继续向上,努力达到顶峰,但没人知道顶峰在哪。我依然不认为自己已臻至善,我爱自己的工作,一生投身其中。”
在他心中,自己的技术永远都有再提升的空间,还能达到更完美的境界。
小野二郎70岁以后,一直被心绞痛甲状腺癌所折磨,但是他依然坚持制作寿司,因为寿司已经融入到他的生命。
小野二郎却说:“今年我93岁了,我想用这双手捏寿司到100岁。”连他的儿子都说:“他不会退休,他会死在寿司台旁。”
在小野二郎看来,每一个寿司都是一件艺术品,他要做的就是精雕细琢,让这件作品臻于完美。
小野二郎为了保护他握寿司的这双手,在不工作的时候永远带着手套,连睡觉的时候也不脱下来。
同时他将做寿司的全部技能和技巧传授给他了的孩子,并告诉他们:匠心就是不厌其烦的重复,永无止境的重复,然后在“重复”之中再找到提升的空间。
也许就是这种重复和摸索,才让他在日复一日的熟练中找到了最契合灵魂的点,达到了精益求精的至高境界。
对于很多平凡人来说,所有的专精技艺也都是熟能生巧的过程,只要敢于花时间花精力去用心琢磨一件事,把一件事做好,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。
诸事平平,不如一事精通。
善待时间,用灵魂去注入其中,时间也一定不会辜负韶华,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馈赠。